新学期开始,很多同学会因为度过了较为放松愉快的假期,在开学后,会感到很难调整到良好的学习状态。此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上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症状,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开学综合症”。
开学这段时间有些同学会感到: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等。极少数严重的同学可能还会感到记忆力下降、失眠、身体疲劳、头痛、胃痛等。
假期作息不规律,尤其因看电视、打游戏、刷短视频 导致晚睡,开学之后,短期内不习惯早睡早起。
因为寒假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复习,担心接下来的学业质量监测,感到焦虑。
担心新的学期功课、作业负担太重。
有些同学会担忧长时间没和同学和老师见面,不知道如何与大家相处,想要回避社交。
觉得开学就意味着又一次“丧失自由”,内心抗拒开学。
面对刚开学的种种不适应,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需要接纳这种不适应的状态。接纳不意味着消极“躺平”,而是当你出现某些开学综合征的症状或感到不适应时,不用过于担心、苛责自己。我们要知道,这种现象是普遍的,很多同学都会遇到。生活节奏和学习环境的突然改变,必然会让我们感到不适,这也是锻炼我们适应能力的一个契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相信大家就能慢慢恢复良好的学习状态了。
其次,我们要学会主动调节不良情绪。具体有以下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方法:寻求人际支持。我们可以多和家人、朋友聊一聊,将内心的烦恼倾诉出来。当我们敞开心扉与外界交流接触时,就会慢慢卸下内心的压力,不断为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适当体育活动,排解压力,维持较为高涨的情绪状态,进一步还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和提升自信心。
第三种方法:自然疗愈法。我们可以通过多晒太阳,多去接触大自然,看看树木冒出点点新绿,花朵绽放出春的讯息,也会非常有助于情绪的调整和心理的重建。
第四种方法:心理暗示法。心理暗示是每个人都拥有的隐形的法宝。在学期之初,我们不妨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多去想一想“新学期将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事情发生?”或者“新学期代表着新的起点,此刻我们重新出发,我们的成长目标是有哪些呢?”。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我们会更加乐观、更加精神饱满,也更具有行动力。
以上是老师带给大家的较为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其实,除了调节不良的情绪状态。要解决“开学综合征”,我们更要拿出行动、直面挑战。
我们需要调节生物钟,让作息步入正轨。尽快形成规律的生活节奏。同学们可以采用渐进式调整法,每天比前一天晚上早睡10-20分钟,以此,尽快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
面对遗留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先从较喜欢的或者擅长的任务入手,激发我们的行动。用达成某项任务的成就感帮助自己进入学习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多关注自己的点滴进步,不断地肯定自己和鼓励自己,增强自信心,逐步恢复行动力。
给自己制定全面发展的学期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比如,在智能发展方面,我们可以结合下周的学业监测结果,客观分析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为自己设立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然后,做一个简单的学习计划,坚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并时常回顾反思自己是否在按计划落实。
人际交往方面,我们要相信同学之间的情谊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即使有一些小摩擦也没关系。遇到矛盾分歧,主动沟通,换位思考,多一分包容理解,少一分计较抱怨。
5.我们需要主动转变不合理的观念。老师很理解同学们对于“自由权”的珍视。但是上学绝不是在“限制”大家的“自由”。学校设立的各种规范,是为了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更舒适的校园环境和更浓厚的学习氛围。也是为了帮助我们,在今后步入社会时,更好地适应各种社会规范。而在校学习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发展能力,培育素养,让我们在今后步入社会时,能拥有更多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相信同学们都能从长计议,也能对家长和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多一分理解。
以上,是邹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开学心理调试大礼包。如果有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仍有自己不能应对的困扰,请一定记住,班主任、心理老师们随时愿意提供支持和帮助。
每个新学期,都是一个新起点,积极行动,终将有所收获。每种不适感,都是一次调整的契机,主动应对,终将有所成长。
最后,希望大家在新学期,脚踏实地,取得更大进步,收获更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