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第一稿)

作者: 时间:2023-03-22 点击数:

“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实践研究

 研 究 方 案

太仓市第二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 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就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强调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走进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四新”的教育大背景:新课标,倡导学科教学的基本定位从学科本位走向素养本位;新教材,呈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宽广的学习视角与设计;新评价,评价模式及测试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技术,诸如精准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等依托技术革新的教学模式花样百出。因此,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教育背景,把握时代教育变革的命脉,通过“橙香优+”品质课堂实践研究,系统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性与反思性实践。

2. 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需要

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本校大力推行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但诊断现状,我们仍会发现不少课堂存在弊端,如目标游离、内容碎片、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就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学习。通过“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实践研究,倡导“基于问题,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理念,以“学”为核心,以“导”为关键,以“问题”为载体,以“解决”为目标,建立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整整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橙香优+”品质课堂项目的实施,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路径,成就每一个学生。构建五育并举体系,让学生能够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维度得到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建设问题

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我校课堂教学方式和理念相对陈旧的问题。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领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也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利用四十五分钟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优化,成为每个老师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推进“橙香优+”品质课堂,变革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 学生全面发展路径的建设问题

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我校学生缺乏关键学科能力、跨学科能力,以及创造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等问题,通过推进“橙香优+”品质课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本课题基于教育改革的研究视野,立足于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01年版)》颁布、施行,新课改启动。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角色的转换,“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三维目标......一系列的“课改”新名词昭示着课改的累累硕果,也引发了研究热潮。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落地,在其“课程实施”板块,明确提出学校要科学规划课程实施,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育评价,强化专业支持、健全实施机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则建议要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取向开始超越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关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革新,致力于把教育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课堂与师生活动的微观层面,在学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发展、寻求超越。同时,本课题是基于本市的初中强校计划,秉持学校“深度学习与问题导学型课堂”教学主张,因此,课题组以初中强校、深度学习、问题导学及品质课堂分别作为主题词进行了文献搜索,我们发现我国的教育界就“问题导学”“深度学习”已经积累丰厚的研究成果,而“初中强校”也不乏有着成功经验的优秀学校。大量论著都认为问题导学和深度学习以生本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真课堂是学生在问题链的驱动下,在学习情境或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思维由浅层发展到高层。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优秀经验或课堂教学范式。

但是综观国内外关于课改的研究,目前主要限于理论方针指导,且涉及的理论相对对陈旧“指向于深度学习的问题导学”研究还相对较少鉴于我校的外地籍学生占比为一半且个体的差异性大的实际情况,立足于课改前沿,需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课题研究。

因此,本课题与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目的都是相同的,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以顺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满足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创新地打造“橙香优+”品质课堂,旨在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适合我校学生的活力课堂,是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导学型课堂,构建未来学习新样态。

(二)研究的价值

1.理论意义

本课题充分利用位于学校课程改革一线的实践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与行动研究,形成学校在课程建设规划和项目的分段实施方案的顶层设计、课程建设的支持体系和资源开发平台、课程建设的支持体系和资源开发平台、家庭教育工作的协同机制、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评价机制。一方面为课改的理论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初步的理论观点,同时为其他有类似需要的学校进行课改提供先导性和支撑性的实践经验。

2实践意义

课改的实施不是一个简单执行方案的过程,而是一个统一理念、理解标准、互动调适、主动创新的过程,课程领导不仅是学校行政的领导,每个教师都应是课程实施的领导者。选择课题,推进“橙香优+”品质课程,有利于转变教师固有的课程管理理念与行为方式,激发教师的内驱变革力,形成“外引内驱”推进课堂变革的行动路径,从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育人能力。同时,通过“橙香优+”品质课堂项目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路径,成就每一个学生。

3.现实意义

本课题的实施对于本校这样一所有着80年的建校历史的老校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籍学生成为学校的主要生源,占比达一半以上。由于不同的学习和生活背景,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日益增大,因此,统一的教学内容及缺乏生生对话的课堂很难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部分学生因学习而焦虑,进而厌学。本课题所倡导的五育并举视域下的品质课堂将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入手,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校本课程内容、问题导学的小组合学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及多元多向的积极评价,将引导学生要学、善学和乐学,形成积极的学习观,并促进学生自主、持续、全面的发展。

三、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1.“橙香优+”品质课堂是本校问题导学型课堂的3.0版本

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本校一直致力于问题导学型导学型课堂的教学改革,是苏州市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第二批实验学校,是苏州市问题导学型数学课程基地。“橙香优+”品质课堂是本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主张,是学校三年强校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立足于校本实际且传承过往十多年教学改革经验的问题导学型课堂的3.0版本。

1. “橙香优+”品质课堂旨在培育全面发展的真“学生”

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本校通过“橙香优+”品质课堂项目的实施,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路径,成就每一个学生,使其成为乐学、悦学的“学生”

2. “橙香优+”品质课堂的构建是系统工程的协同教育

“橙香优+”品质课堂着力于构建五育并举体系,让学生能够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维度得到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就是通过校园文化浸润、课堂教学推进、德育思想引领、家校社协同共育实现。

(二)创新之处

1.在研究视角上,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开展活力教育,推行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导学型课堂,构建未来学习新样态,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含关键学科能力、跨学科能力,还包含解决未来问题的4C能力,即创造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这是本课题最重要的创新之处。

2.在研究思路上,坚持教育行政主导性和教师、家长、社会等多元主体整合性相统一。我们认为,实施“橙香优+”品质课程的关键在于激发教师的内驱变革力,“橙香优+”品质课程应在学校的行政决策和组织下,整合校行政部门和所有教师的力量,整体推进改革。同时,提出建设优质的学校、家庭与社区合作体系,在同一领域的研究中具有创新性。

3.在实施方式上,“橙香优+”课程规划与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定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各项目的分段实施方案。通过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四大培养计划,打造一支务实、团结、向上的活力教师队伍;通过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构建社会共育机制;通过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评价机制,构建促进学生基础性和个性发展的赋能增值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四、核心概念与支撑理论

(一)核心概念

1. 橙香优+

“橙香”谐音“城厢”(我校原名城厢中学)、另一个是“城乡”(我校生源来自市城区和乡村两部分),“优+”是构建五育并举体系,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维度“优德、优智、优体、优美、优劳”,提升学生的行为习惯、社会责任、理想信念、学习习惯、学业水平、创新精神、身心素质、健康生活、感受表达、美育实践、劳动习惯、社会体验等综合素养。

2.品质课堂

品质,是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行、认识等实质,东西的质量。本课题的“品质课堂”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素质教育为基本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共体构建为形式,以问题导学为关键,以活动单(导学案)为依托,以积极评价为指导,让学生实现自主、全面、持续发展的课堂,是指向深度学习的问题导学型课堂。自主,即坚持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全面,即坚持对学生知识、方法、能力、思维、情感层面的能力和品质的整体培养;持续,即追求课堂长期效应,注重学生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的课堂。

3.“橙香优+”品质课堂

“橙香优+”品质课堂是指基于本校以外地籍学生为主要生源、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占比15%的特殊背景,以课堂教学样态转变为关键,即以学共体构建为形式,以问题导学为关键,以活动单(导学案)为依托,以多元多向的积极评价为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而从“优德、优智、优体、优美、优劳”五个维度,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含关键学科能力、跨学科能力,还包含解决未来问题的4C能力,即创造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实践研究

“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实践研究是指本课题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构建“橙香优+”品质课堂为根本,以形成各学科各具特点的品质课堂范式为关键,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实现本校学生的“优德、优智、优体、优美、优劳”的行动研究。

(二)支撑理论

1.系统论理论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应该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有系统、组成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根据分析的结果来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各要素关系,选择最佳结合方式,使系统达到整体上的最佳优化目标。

2.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为教师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观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观以及多元化、情境化的评价观的理论;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学生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的理论。

4.素质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全体发展,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发展创造必要的起码条件,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只有各方面素质都发展的学生,才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别环境有差别,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存在的差异,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每个学生素质的提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不轻易以简单的标准去划分优劣,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五、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系统、科学高效地构建多元丰富、动态生动的“橙香优+”品质课堂,即以课堂活动单(导学案)为工具单,以小组合学为教学组织形式,实施问题导学或情境化教学,同时建立多元多元多向的积极的评价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形成学生愿学、会学、乐学的良好学习生态,助力于学生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的发生与提升,使学生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维度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我校课堂改革的整体水平,办家门口的好学校。具体目标有:

1.形成“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内涵、特征及实施原则的理性认知;

2.形成“橙香优+”品质课堂育人目标的整体设计;

3.开发“橙香优+”品质课堂的校本课程资源。

4.探究“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实施路径与教学策略

5.探索“橙香优+”多元多维多效的积极评价方式;

六、研究内容

子课题1:“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基础性研究

该子课题主要开展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一是围绕问题导学、深度学习、新课标的解读等内容进行相关文献检索,探究品质课堂的理论依据与支撑,明晰本课题的核心概念,确定其内涵及外延,促使教师形成“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内涵、特征及实施原则的理性认知。二是就学校已经开展的深度学习与问题导学课堂的教学改革进行现状调研,通过问卷、座谈、课堂观摩等形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系统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情况和心理诉求,总结优秀做法,找出改进之处,进而为下阶段的行动研究提供依据。

主要研究者:季丽琴、郑轶雯


子课题2:“橙香优+”品质课堂育人目标的整体设计

该子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在课堂中实现学校发展目标与育人目标、课程目标的一致,并使之成为全体教师共有的课堂育人观念。也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各学科的课堂都能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学习的选择,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维度“优德、优智、优体、优美、优劳”,提升学生的行为习惯、社会责任、理想信念、学习习惯、学业水平、创新精神、身心素质、健康生活、感受表达、美育实践、劳动习惯、社会体验等综合素养。

主要研究者:许秋红、韩伟






1“橙香优+”课程框架图

子课题3:开发“橙香优+”品质课堂的校本课程资源

该子课题主要根据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及各学科现行的教材,在学情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任务群的规划等,研发适合本校学生的适学、促学、引学的学习工具单,并按照单元教学的方式,进行汇编,形成“橙香优+”品质课堂的校本课程资源。

主要研究者:丁静、张勤

子课题4:“橙香优+”品质课堂实施路径与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

该子课题主要探究如何通过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评价方式以及其他的保障机制的建立将“橙香优+”品质课堂的理想愿景化为现实。即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基于学校原有的深度学习与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秉持学校的教学主张,在引进了苏派课改中心的四大体系(班组文化、生训体系、导流体系、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适合本校这样一所位于城郊结合部且外地籍贯学生占比二分之一的公办初级中学的品质课堂的实施的路径,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如班组文化熏染策略、问题导学引领策略、学共体助力策略、多元评价催化策略等。例如,实施“1234”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把握阅读思考、问题设计这两个关键,通过问题引入、问题解决、问题延伸三个过程,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合作互助,探究质疑、当堂训练,自动反馈、巩固提供,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样态。

主要研究者:陆志丹、魏晓盼



2“橙香优+”课堂实施框架图

子课题5“橙香优+”多元多维多效积极评价机制的研究

主要研究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并形成本校特有的学生素养评价标准,并根据校训智者恒进,为者常成设立相应的奖项,即分设德、智、体、美、劳单项发展的“恒进奖,以及五育全面发展的”常成奖“同时,探索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继续修订和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考核办法,促进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充分调动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机制。探索并构建促进学生基础性和个性发展的赋能增值评价体系。

主要研究者:许秋红、费佳玉


子课题6: “橙香优+”品质课堂的课例研究

以课题组核心成员及市级学科带头人所任教的学科为课例研究的主要对象,即语文、数学、物理、历史、生物,围绕课题研究的目的,融合新课程理念,在立足教材和学情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课题研究课和课堂观察量表,定期开展课例研讨课、展示课,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深入探究指向于深度学习的问题导学型课堂的构建的路径和有效策略。

主要研究者:吴江波、曾孙婕


六、研究思路与规划

(一)研究思路

先通过文献查阅法,基于大量的资料,完成对 “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实践的内涵认识,学习了解考察“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实践路径。在此基础上通过行动研究法探索品质课堂管理制度体系,考察“五育” 并举课程建设及组织实施策略,建设品质课堂团队,建立品质课堂的评价体系。


(二)研究规划

1.设计申报:2022年2月-2022年6月

成立总课题组,前期调研,制订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阶段成果:课题申报书

2.实施研究:2022年7月-2024年12月

1)开题论证:2022年9月-2022年10月

开题论证、修改研究方案、落实研究措施

阶段成果: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调查报告

2)全面实施:2022年10月-2024年9月

开始推行 “橙香优+”品质班组文化体系,同时在三个年级开展小组合学、问题导学、多元多效的评价教学改革,增强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交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课题组核心成员对各班的班组文化几十年社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进行常态化的指导与调研,开展行动研究,进行经验总结。

阶段成果:课堂实录、教学案例

3)中期汇报:2024年9月~2025年12月

研究课堂改革实施成效。开始中测调查研究,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和总结,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评估验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扩大研究实施范围,开展更广泛的研究,探索课堂改革的普适性规律,初步提炼对课堂改革的理性认识和实施能力的提升。

阶段成果:中期报告及相关论文

3.结题鉴定:2025年1月-2025年6月

再次设计问卷,检验课题实效性。整理案例和相关资料,反思存在问题,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召开成果汇报会,接受课题鉴定组终期评估鉴定。围绕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举行多样化的评优展示活动,推介实践与研究成果,汇编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课题鉴定,成果推广。

最终成果:结题报告、论文集、案例集等

(三)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本课题运用调查研究法调研课程改革发展状况,检测实施运作成效。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如何系统科学地解决我们所提出的问题,不断进行品质课堂建设。认真开展行动过程的研究,探索品质课堂建设的途径、方法和措施;做到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3.个案研究法:本课题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个体”对象的发展规律。对学校、教师等典型个案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揭示出某些规律和本质,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性材料。

4.文献调查法:本课题运用文献调查法,开展情报资料检索搜集与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进行同类课题的比较研究,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方向引领。

七、课题研究条件与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核心组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

本课题由全面主持学校工作的书记兼校长担任第一主持人,其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都有独立或核心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的经历,是级生物学科带头人。担任本课题第二主持人的是分管教学和教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的副校长,也是大级数学学科带头人,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也曾有相关课题的研究经历,且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发表。

核心成员由多名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强、富有管理经验的教师参与,他们是学校各条线工作的负责人分别有多年德育管理经验的分管校长,也有学校的教科室主任、教务处主任、德育班主任等。其中四人是市级学科带头人,另有一位市级学科能手,涉及德育、语文、历史、生物等多门学科,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都曾多次主持或参与了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每个学年各自都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具有丰富的教学和极高的教科研能力。

(二)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

课题组在确定研究选题之后,立足实际,设计了学生、教师两个维度的问卷和访谈对本校“深度学习”“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系列调研工作,获得了相关信息,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整理分析,探究原因,确保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同时,课题组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关于“问题导学”“深度学习”“初中强校”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以便多方面了解同一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并形成了文献报告,使课题研究能立足在前人研究的肩膀之上,少走弯路,使后期研究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

此外,学校也在2022年度先后为全体教师购买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以及各学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外聘校外专家到校引导教师解读新课程,领会精神,探讨实践措施等。同时,也征购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读懂课堂》、《课堂转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等,组织全体教师阅读,撰写读书心得,同时也分别依托藩圃论坛,进行学术沙龙研讨。

(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1. 组织保障:本课题是“初中强校”专项课题,受到学校领导高度的关注与重视,使本项课题在学校的调研、探索有了行政上的支持、组织上的保证以及专业上的指导。

2. 物质保障:我校有一流的教学设备,拥有足够的藏书和电子图书,教师阅览室每年订阅各种教学类参考杂志100多种供教师学习提高;教师个人均配备办公电脑,能满足教师上网搜索资料的需求,便于课题组及时准确获得权威性的研究资料。

3. 专家支撑:学校将为课题组专门聘请市级及以上的教育教学及教科研专家做指导,引领着我们进行课题研究。同时,学校于2022年11月加入苏派课改教育联盟,将为学校班组文化、生训体系、导流体系、评价体系的实施提供优秀经验和技术指导。此外市级教科研和学科教学专家送培活动,也为课题组的研究活动提供了高水平的专家团队支撑力量。

4. 制度保障:本校有完善的校本研修体系,为本课题的实施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所属的区域联盟教育集团会定期举行校校之间教科研交流活动,为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5. 经费保障:我校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保障调查实践、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论著出版等各项支出的如期支付,保障开题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的各项经费及时到位。本课题将作为我校“十四五”教育科研重点工作来抓,确保相关研究部门和研究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各项研究工作。

八、预期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

成果

“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2022年9月

季丽琴

“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实践研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22年9月

陆志丹

“橙香优+”视域下“新贤”校园文化建设》

论文

2023年3月

许秋红

费佳玉

《指向于“橙香优+”品质课堂的课程建设》

论文

2023年6月

丁静

陆志丹

《基于“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多元评价机制的构建》

论文

2024年6月

魏晓盼

郑轶雯

《指向于“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协同机制的构建》

论文

2024年6月

韩伟

吴江波

“橙香优+”品质课堂》教学案例集

教学案例集

2025年3月

张勤

“橙香优+”品质课堂》课堂实录

典型课堂影像

2025年1月

魏晓盼

最终

成果

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025年6月

许秋红

课题研究论文集

论文集

2025年1月

季丽琴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5991-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