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第二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作者: 时间:2023-03-10 点击数:

太仓市第二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一、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学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着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加强成果推广,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校长总负责,教、教科室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全程培训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的四级机构及其职责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管理与指导小组。建立“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构成的教学研究组织,实施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级———(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制定本校长期和近期教研工作目标,并负责监督实施。

1.选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2.根据形势发展,制定学校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

3.发动全校师生员工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4.加强学校教研队伍建设,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和同伴互助帮带活动,并负责督促检查。

5.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各级各类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校教研工作情况。奖罚分明。

6.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气。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校长、教务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4.组织好每两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

主要内容有组织备课组备课、检查教案、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进行学情调查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5.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改,确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

6.每学期组内开展若干次观摩评议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7.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完成规定的听课要求。

8.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练习题、单元过关题、考试题的质量,向建立学科题库方向发展。每学期要向学校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9.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期中要协助教务处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三级————备课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教法,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

2.组织制定年级学科教学进度计划、教研专题、进修计划、报教研组并组织实施。

3.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拟定出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共同研究:

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3)作业或练习;

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5)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组织指导教师听课、评课、议课等活动。

5.做好学科期中、期末的复习、出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

6.组织安排好教师的教学业务培训工作。

7.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认真落实本组教科研课题,以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8.备课组要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研究,逐步建立并稳定本学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9.抓好本年级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的学生,并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织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自己的备课任务,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完成一份心理和德育渗透教案,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6.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备学生实际,既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校本培训、课题带动、案例分析、教师论坛、网上博客、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等为基本形式,并通过教学示范课、公开课、汇报课、说课、听课、评课、教学技能展示、骨干教师评选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专业引领。

1)理论学习制度

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等,不断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和理论素养,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有:“自主学习”模式(要求每学期教师记读书笔记6000字)、“专题学习”模式、“集中培训”模式、“走出请进”模式、“示范教学”模式等。

2)走出去、请进来

每学期派骨干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取经,回校后向全校汇报收获体会。同时聘请各方面专家深入学校,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的基础上实施培训和教研指导。

2.同伴互助。

1)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研活动务实有效地开展。教研组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教师论坛沙龙,共同承担课题研究、“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活动等等,促进教师与同伴对话、协作,形成一个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师集体。各教研组要制定好教研计划,并做好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和教研总结,要做到有“中心议题”和“中心发言”,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声音、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实现教研活动的 “自觉”、“务实”“高效”,逐步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一种研究的文化,以促进教研组的良性发展。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2)集体备课制度

分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每周每组安排一名教师主备,负责起草一周的备课教案。

在教研组例会上,分备课组对教案进行研讨、修正。

年级组教师原则上按集体备课的教案上课,但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案,应根据教师水平及学生的学情作适当调整。

第二周集体备课时,能对上周上课的情况进行反思,并及时修改教案。

(3)相互听课评课制度。每学年每个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同行进行评课。然后推出全校公开课,互相学习。

3.自我反思:

1)对教师个人,学校采取“课前反思,从设计入手;课中反思,从学生入手;课后反思,从问题入手”等多种形式,要求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成果。

每节课课后必须撰写教学后记,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和教学得失。

每一次听课或学习后,及时写心得体会,并主动与他人交流。

每一次考试后,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和教学反馈。

每月写一篇教学事例,记录本月教学最成功或最失败的一节课,进行总结或反思。

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心得或论文,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

(2)对学科、年级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学情、教情调研及其专题研讨制度。

教研组(备课组)要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专题,深入探讨,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学校教科室要切实加强对本校各级立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努力做到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统一,避免“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

4.建立校本信息网络教研平台。

配合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科研,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源,使互联网成为学校教师培训和教科研的资源平台。

其一,建立校本教研资源库。学校除了加强对教案学案、教学实录、教学课件、教学故事、教学叙事和教学设计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和收集外,还鼓励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中,尽情展示自己的特点,并尽量把有关材料收集入库,供教师随时阅览和查阅。

其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为教师的培训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资源,要求教师能够快速获取和有效利用各类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学校不断创造条件为教师上网提供方便,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找教学资料、下载资讯、制作课件等。鼓励教师借览、使用录像带、VCD光盘、教学软件等资料,鼓励教师积极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施,使广大教师能在本学科教学中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5.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课题研究,成立不同层次的课题组,重视行动研究、常态研究、应用性研究,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使课题研究进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带动学校教科研向全面、纵深发展。要求:

每一位教师要参与相关课题研究。

每一个课题必须规范,有课题申请的方案,逐级申报立项。

课题应该立足教学实际,注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反对做大而空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必须按计划开展工作,定期反思,定期汇报,定期总结,确保按期完成。

课题研究要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按要求做好验收准备工作。

课题研究要及时做好成果推广工作。

五、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树立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务处或教科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务处或教科室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相关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六、校本教研督促和奖惩办法

1.检查各教研组教研例会会议记录。

2.检查教师备课笔记、研修手册

3.收集评比教师教研心得、论文、案例、课件等

4.举行教师优质课、说课比赛等活动。

5.检查督导教师教学常规工作。

6.定期检查评价各课题组课题研究情况。

7.每学期评选优秀教研组,评比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8.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9.评比结果与教师个人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及各类评优评先挂钩,对校本教研工作漠不关心、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5991-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