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作者: 时间:2024-04-02 点击数: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规划立项课题

青春期逆商教育一体化实施的调查报告

太仓季丽琴班主任名师工作室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青春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青少年肩负着祖国未来的重担,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当前青少年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困惑,主要表现在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乃至自杀和犯罪行为的产生等方面,这就要求学校、家庭、社会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个性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青春期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建立,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情绪容易波动,抽象思维开始形成但缺乏严谨的思维技能。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都是一个正在上升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精神卫生问题在10岁至20岁间尤其突出,自杀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重点因,而抑郁症是生病和残疾的最重要原因;一半的精神疾患开始于14岁(数据引自2020年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立项课题“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研究”(项目编号:20GH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了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就太仓市季丽琴班主任名师工作室成员所在的学校,以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高中(职中)阶段三个学段,通过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的关于逆商教育实施的问卷情况及分析进行汇总。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引起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并且让社会更加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 调查时间

2023 11 月 1日~2024年3月11

三、 调查对象

太仓市季丽琴班主任名师工作室成员所在的学校,以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高中(职中)阶段三个学段,通过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的关于逆商教育实施的问卷情况及分析进行汇总。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506份,其中学生657人,教师179人,家长670人。在家长层面的问卷中,妈妈的占比为70.90%。

四、 调查内容

主要从学生的心理现状(包括个性心理、学习动机等),人际交往(包括与同学、与老师、与父母间的关系等),心境状态(包括情绪变化、青春期心理等),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对心理咨询的认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题目涉及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等方面。

五、 调查途径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组织学生集中采集信息,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同时就其中的焦点问题与学生进行座谈,最后结合调查问卷及学生自我分析逆商教育在整个青春期教育中具体突显的问题

六、调查结果分析

(一)青春期逆商教育一体化实施中的学生问卷分析

近半数学生没有听过逆商这一概念,仅30%左右的学生对逆商有相对正确的认知。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和自身的期望。在小学阶段,70.07%的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时,通常会认为事情的发展动向会是“只要我努力,事情就会朝好的方面发展”,而到了高中(职中)阶段,92.19%的同学表示困难和挫折会对自己造成一个长期的影响。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同阶段的反应区别很大。小学阶段的学生群体有 53.65%的学生选择“找父母、朋友或老师倾诉与求”,49.64%的学生选择“自我积极疏导”,而在高中(职中)阶段的学生有76.52%同学都会采取“自我积极疏导”的措施,其次是“找父母朋友或老师倾诉”“通过某种行为发泄”“强忍情绪,不让人发现”“大哭一场”,极个别为“自暴自弃”。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群体更愿意借助内驱力进行自我调整,而非寻求外部支持。而在具体的困难指向中,54%左右的学生在努力学习一门课程却不理想时会感到自卑,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于容貌、身材等方面也开始逐渐产生焦虑,部分学生在关注外在形象的同时,也往往会伴随自卑、失落的情绪等情绪的产生。

通过数据可见,多数的学生在遭遇家庭关系或学习方面的挫折时,都能够积极面对,并且主要通过自我疏导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其次为找父母、朋友或老师倾诉。只有极少数同学会采取自暴自弃的消极态度。在遭遇挫折时,69%的学生愿意向他人坦诚自己的困难与不足,也存在一部分学生面对压力产生挫折影响到自己的睡眠和学习。数据显示,大概有一成的学生会因为考试失利而产生持续一周以上的压力和不愉快,这需要引起教师、家长、社会的关注。

学生认为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定期聆听专家的讲座、参加逆商训练营实践活动、亲子课堂、组织逆商主题阅读分享活动等外部资源,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逆商力。其中学生最想要的是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

(二)青春期逆商教育一体化实施中的教师问卷分析

在关于“逆商教育”概念的理解方面,教师群体基本都是停留在听过但不了解的状态。参与调查的教师涵盖多个学科,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是最主要的学科。从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年限来看,参与调查的教师年限比例在小学阶段集中在4—9年,初中阶段集中在0—3年,高中(职中)阶段集中在10—15年。这个数据与现实中班主任工作承担者所执教的学科以及班主任年限相吻合。大部分教师认为大部分教师(82.05%)认为逆商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但是学校对于逆商教育工作的目前还不够重视,大部分教师在关于“逆商教育”概念的理解方面,基本都是停留在听过但不了解的状态。在实际教学中融入逆商教育的内容也较少,大部分班主任会进行逆商教育,但频率也不高。对于学生关注的考试,可以在考前提一些建议,介绍一些减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考前心理辅导。作为教师,应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平时多观察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并积极地给予关心和引导。只有了解了他们心中真正的想法,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好地帮助他们。还应立足课堂,通过角色扮演、情境表演、游戏活动、问题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心理知识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此外,教师群体普遍认为学校提供的逆商教育课程或活动不够充分,同时家庭和社会在支持学生培养逆商能力方面也存在不足。这些结果提示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师的逆商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逆商教育的认知和实施能力,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也需要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来培养他们的逆商能力。


(三)青春期逆商教育一体化实施中的家长问卷分析

从家长层面的问卷数据来看,约80%的家长表示听过“逆商教育”这一概念,但不是非常清楚,约5%的家长从来没有听过“逆商教育”,另外有5%的家长则表示自己非常理解“逆商教育”的概念。三个学段的家长普遍认为学生的挫败感主要体现在学习压力,而据家长观察,小学阶段有52.78%的学生挫败感大概只维持一天时间,而进入高中(职中)阶段,有70%的学生持续一天到一周,3%的孩子持续更长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困难导致的挫败感对于学生的影响呈现上升的趋势。

家长群体普遍认同逆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认为合适的逆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战胜困难,收获自信,在尝试逆商教育的方法中,专业书籍、专家讲座、家长学校、社区亲子活动等方式都有助于提高自己对孩子进行逆商教育的能力。在具体的实践中,约78%的家长们选择谈心谈话,另外约仅12%的家长会进行如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等其他方式。由此可见,家长试试逆商教育的了解较少,会试试的方式方法也较单一,因此可在此方面加强对家长逆商教育的普及,增强方式方法的指导。而家长也在此方面表现出极大的需求,针对开展逆商教育的实施,90%的家长同意家校要共同合作开展。

通过12份分阶段、分群体的问卷调查可见,学生、家长、教师三方对逆商教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并不重视,也没有意识到逆商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能够将逆商教育渗透入平时的教育内容的家长和老师少之又少。学生自身也很少注意到自己的逆商发展情况。当下,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更考验学生面临挫折的能力。小学阶段的择优压力,初中、高中阶段的升学压力,职中阶段的就业压力,更需要提高逆商以应对即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对学生的逆商教育应该引起重视。专门课程、专家讲座、训练营实践活动、亲子课堂、主题阅读分享活动等都是逆商教育的有效途径。

青春期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特殊的阶段,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此问题无疑需要渗透教育的整个过程,它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建起的教育平台的共同努力,唯有倾全社会的教育力量,对其时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5991-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