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主任“七个一”总结

作者: 时间:2025-01-10 点击数: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主任“七个一”总结

以太仓市教科研工作会议及科研处、培训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校的“橙香优+”品质课堂的建设为重点工作,认真落实教科室主任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即每学期订好一份计划、参与一个课题、开展一次活动、读好一本书、做好一次讲座、带好一个团队、推荐一批成果。现将“七个一”工程的实施情况做如下总结:

订好一份计划:以太仓市科研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为统领,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基本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系列科研特色活动为平台,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努力提升学校教育科研的品质,于8月底制定学校本学期的科研工作计划和教科室主任的“七个一”计划,坚持“科研引领、科教融合、研训一体、引领质量”的工作理念,以“课”为中心,重点立足“课题”与“课堂”,切实履行学校教科室“研究、指导、服务于引领”工作职能。

参与一个课题:以课题带动科研,有效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本学期继续主持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工作室的青春期逆商教育的一体化的实施研究》,结合区域层面的德育名师工作室的展示活动,做好逆商教育课程研究,上好班会课,做好班主任工作论坛,同时引领成员进行“学科+”逆商教育,写案例和论文,获得苏州市陶研会论文一等奖2人次,教育故事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4人次,1人次课题关键词论文发表。同时核心参与学校的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橙香优+”初中品质课堂建设的研究》,组织全体教师阅读,提升理论,做好协调与组织工作,协助各子课题组能围绕研究方案与学期研究计划有序扎实推进课题研究。

开展一次活动:组织开展2024年学校首届“课题进课堂”课题研究课展评活动,协作参与展示的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课的选题、设计以及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其中邹苗苗老师获一等奖、吴江波老师获二等奖、陶怡婷老师获三等奖。同时,围绕《“橙香优+”视域下初中品质课堂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研究》与教务处协作,本学期先后组织物理组、生物组、英语组、道法组开展月研修,深入探究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及课堂教学,以及相应的评价方式。

读好一本书: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推荐书目《势不可挡的学习:释放学生学习潜能的7个要素》,要求教师暑期阅读,秋季各教研组章节领读的形式有效组织教师研读,并完成高质量的读书心得一篇,纳入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并计算学时。教科室则面向青禾教师,重点阅读《燃荻》,开展《蕃圃论坛》读书沙龙活动,指导读书方法和读后感的撰写,希望年轻教师养成阅读习惯,提升学习力和阅读力。

做好一次讲座:2024年12月6日在数学研究室,面向青禾教师和有课题研究意愿的老师,举办了《微型课题的选题和申报》专题讲座,指出微型课题的选题要聚焦真问题,研究点要“小”“准”“真”的特点,而课题申报书则要体现“实”和“全”,要重视课题研究方法的运用和过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带好一个团队:本学期由学校教科室牵头,联合教务处、德育办,借助学校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力量,面向职初教师进行“青禾培根”项目,以“蕃圃论坛”为载体,系列开展读书沙龙、案例研讨、微型讲座和教育故事发布会等活动,搭建教科研训一体化平台,引导教师进行经验分享、案例共研、理论学习等。同时,关注青禾教师的教学力、研究力和生长力的培养,指导戈秋艳、任怡婷等参加太仓市“走向卓越”教育叙事的撰写,分获三等奖、优胜奖;指导任怡婷、陶怡婷、丁璐、瞿薛昊、朱有斌参加苏州市陶研会优秀教育故事均获二等奖。

推荐一批成果:为学校教师指导论文写作,并择优向省级杂志《新课程研究》、《启迪》等推荐教师文章。本学期,我校教师文章省级发表10篇、苏州市级发表2篇,太仓市级发表9篇;太仓市级以上获奖23篇。围绕学校的主课题“品质课堂”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导郑轶雯、徐莲、董政、高鹏、朱有斌撰写论文,在2024年第4期《太仓教育》“学校撷英”发表。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5991-1 号